北极科技
首 页 > 新闻 > 行业动态 > > 正文

大数据让蓝莓成小康路上的“发财果”

时间:2022-02-28 点击: 来源:科技日报
 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·同心奔小康

  ◎本报记者 王健高 通讯员 刘 伟

  迎春花开,垂柳嫩绿,乡间小道一路春色。

  4月7日,记者走进青岛西海岸新区宝山镇森茂常源蓝莓基地,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大数据蓝莓大棚鳞次栉比,一簇簇蓝莓挂满枝头,果农们正熟练地采摘装盒……

  “今年有大数据技术,提早给大棚升了温,蓝莓比去年早上市10天,正好赶上清明小长假,来采摘的游客一拨接一拨,假期3天就赚了3万多元。”森茂常源蓝莓基地负责人薛绍春的这个清明节假期可谓累并快乐着。

  种蓝莓用上大数据,让薛绍春这些外行致富奔小康心里有了底。

  薛绍春告诉记者,就拿需冷量这一项指标来说,奥尼尔品种需要在0℃—7.2℃的温度区间里休眠400小时,才可给大棚升温唤醒果树生长。过去这个时间只能靠“约莫”,如今大数据实时记录温度数据,就可以通过控制需冷量时长,合理安排蓝莓上市时间。

  “光一个温度就很多学问,过去不懂的时候可没少吃大亏。”薛绍春回忆说,2018年,园区里5个奥尼尔品种蓝莓大棚盛花期时温度过低,导致蜜蜂不出窝,无法完成授粉,当年几乎绝产,损失100多万元。

  蓝莓是青岛西海岸新区农村发展的主要经济作物,农民奔小康路上的“发财果”。青岛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高级农艺师殷登科介绍,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,已成为全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。

  为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,青岛西海岸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起青岛蓝莓大数据服务中心,通过将互联网、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蓝莓生产深度融合,实现蓝莓产业的农业信息感知、定量决策、智能控制、精准投入、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。

  目前,这个大数据中心可对全区21家蓝莓企业30个大棚的空气温湿度、2个土层的土壤温湿度、二氧化碳浓度、光照强度等8个指标进行实时监测。

  “每个指标两小时更新一次,每天自动采集将近3000个数据,基于大量的基础数据,据此分析环境指标的变化对蓝莓品质的影响,从而可以给每家蓝莓企业独家定制技术提升方案。”青岛蓝莓大数据服务中心技术专家王宝亮介绍。

  “去年照着‘说明书’控温、施肥、除虫,今年的坐果率明显好了很多,预计产量能提高50%以上。”提起技术提升方案,薛绍春如获至宝。

  除了独家定制,更为重要的是依据大数据分析,建立当地气候对蓝莓品质影响的评价模型及明确最佳指标区间,提升蓝莓标准化、智慧化生产管理水平。2019年和2020年,在大数据驱动下,21家企业5204亩蓝莓,通过提升品质和增加产量,累积增加经济效益8600多万元。

  “覆盖全区后,所带来的经济效益、社会效益、生态效益都将大大提升。”殷登科分析说,“有了大数据护航,我们去年底又投入了800多万元,在42个冬暖棚的基础上,再新建21个。”

  望着一座座已搭起骨架的大数据蓝莓棚,薛绍春满怀信心:有了大数据科技支撑,全面小康路上的乡村振兴不是梦。

相关热词搜索:大数据技术


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本着传播知识、有益学习和研究的目的进行的转载,为网友免费提供,并以尽力标明作者与出处,如有著作权人或出版方提出异议,本站将立即删除。如果您对文章转载有任何疑问请告之我们,以便我们及时纠正。
延伸阅读
联系我们
私人订制你的网站